欢迎访问优德app下载      
返回首页
科室导航
您的位置: 首页 >详细内容
《黄帝内经》七大养生法则
  • 发布时间:2023-12-05
  • 点击数:
  • 【字体:

《黄帝内经》又称《内经》,为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之首,分为《素问》和《灵枢》两部分,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。它帮助人们认知日常事物中的智慧,教会你简单生活,颐养生命,让人受益一生。《素问.上古天真论》说:“上古之人,其知道者,法于阴阳,和于术数,食饮有节,起居有常,不妄作劳,故能形与神俱,而尽终其天气,席百岁乃去”。

1、法于阴阳

《内经》提出“天人相应”学说,专门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。“天人相应”学说指出,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,因此人离不开自然环境,要维护正常的生命活动,就必须与之相适应,否则会引起疾病,影响寿命。法于阴阳即效法自然:“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”。

2、和于术数

《素问·上古天真论》所说的“术数”即各种养生之道,包括各种锻炼身体的运动方法。“和于术数”就是说进行运动养生一定要坚持“和”的原则,既不能太过,也不要不及,人们需恰当运用各种运动养生方法。

3、饮食有节

《黄帝内经》主张“五谷为养,五果为助,五畜为益,五菜为充,气味合而服之,以补益精气”,强调多样化饮食,极力反对偏食、偏嗜五味。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反复强调:“味过于酸,肝气以津,脾气乃绝;味过于咸,大骨气劳,短肌,心气抑;味过于甘,心气喘满,色黑,肾气不衡;味过于苦,脾气不濡,胃气乃厚;味过于辛,筋脉沮驰,精神乃央。”

4、起居有常

起居即作息及日常生活,《内经》中强调,人的起居应根据人体的生命节律安排作息时间。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:“故阳气者,一日而主外,平旦人气生,日中而阳气隆,日西而阳气已需,气门乃闭。”以此说明,人体中阳气与自然的阳气节律同步。由于人与天地阴阳保持协调统一的关系,白天阳气主事之时人要劳作,夜间阴气用事之时人要休息。若违反节律,长此以往,会给身体健康带来不利影响。

5、不妄作劳

不妄作劳即不过劳、不过逸。过劳伤人致病,过度安逸导致经络气血瘀滞不畅。古人提倡“常欲小劳”,适度劳动为养生之道。

6、内守

《内经》非常重视人的情志活动与身体健康的关系,提出七情为致病的重要因素之一。七情,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。七情与脏腑的功能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,七情分属五脏,以喜(心)、怒(肝)、思(脾)、悲(肺)、恐(肾)为代表,称为“五志”。《黄帝内经》所言:“过喜伤心,过悲伤肺,大怒伤肝,过恐伤肾,过思伤脾”。又如《素问·举痛论》所说,“怒则气上”“喜则气缓”“悲则气消”“恐则气下”“惊则气乱”“思则气结”。内守”主要是调和情绪,保持心态的安闲清静,排除杂念,防止情绪的剧烈波动,干扰气机的正常运动,维护体内气化活动的良好环境。具体实施宜“以恬愉为务,以自得为功”,主要是精神上排除各种不良情绪,如狂喜、暴怒、悲忧、恐惧等。

7、外避

外避”即避开不正之气,避其侵入人体。《灵枢·九宫八阳》:“谨候虚风而避之,故圣人日避虚邪之道,如避矢石然,邪弗能害。”外邪被认为是致人疾病的主要原因,因此中医养生观把躲避外邪作为一种养生方法。


电话:优德app下载-8635008
邮编:730000
地址:兰州市城关区嘉峪关西路732号

优德app下载©2009 优德app下载 All 优德app下载 Reserved.
兰州市城关区嘉峪关西路732号
电话:优德app下载-8635008 邮编:730000

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0821号

×

用户登录